第四十七章
陈汐只睡了三个小时就醒了,想再睡一会儿,却越躺越精神,索性早早起床。
她轻轻推开房门走了出来,见主卧的门还关着。
陈汐到卫生间洗漱了一下,趁秦烈还没醒,好奇地在客厅和另两个房间转了转。
看到秦烈书桌上三个屏的大电脑,陈汐忍不住啧啧了两声。
转到另外一个房间,满屋子都是运动器械。
陈汐心里嘀咕,难怪这家伙体力那么好。
想到这里,她脸颊忽然有些微微发烫,转身走了出去。
百无聊赖间,陈汐忽然想起自己是来照顾伤员的,而且人家还是替自己受的伤。
她想起自己每次生病的时候,奶奶都会给她熬一种奶糊糊。
其实就是把大米熬开花,煮得分不出米粒,快成一锅浆糊。
然后倒进牛奶和白糖继续熬,最后熬成粘稠的奶糊。
陈汐小时候发烧胃口不好,范明素也不知道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只要煮这个奶糊糊,陈汐就能吃上一大碗。
后来这个奶糊糊就成了他们家的传统。
只要陈汐不舒服,范明素就会给她煮上一碗。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论陈汐已经长成了多大个人。
陈汐想着昨晚医生嘱咐的注意事项,拆线前饮食要清淡,注意营养。
她准备做一顿营养丰盛的早餐,这样心里的愧疚能少一点。
陈汐走进厨房,一通翻找下来,无奈地笑了。
她只找到一个不锈钢小锅,大概是煮鸡蛋用的。
食材只有冰箱里的那些,连一粒米也找不到。
陈汐走到门厅换了鞋,拿起鞋柜上的钥匙,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幸好小区门口的超市七点钟就营业了,陈汐买了大米和白糖。
从超市出来,看到街对面有个包子铺,又过去买了两屉小笼包,一点小菜和两个茶叶蛋。
回到秦烈家,她煮上大米粥,学着范明素的样子,守在炉子跟前。
先用大火把水煮开了,然后再调成小火,让大米在滚沸的水里渐渐熬开花。
米汤渐渐变得有点黏糊,上面漂了一层白白的絮絮。
范明素说这是米熬出来的油,最有营养。
最近陈汐又看到范明素熬这种米糊了,是给关爷爷熬的。
想到关爷爷,陈汐原本舒展的眉头不知不觉轻轻蹙了起来。
“做什么呢?”
身后突然传来秦烈的声音。
陈汐吓了一跳,回头一看。
秦烈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厨房,手抄在睡裤兜里,懒洋洋靠在墙上。
陈汐:“起来闲着没事,熬了点粥。”
空气里飘着大米粥浓浓的香气,秦烈从卧室出来时,第一次在自己家里闻到了烟火气。
那是种很神奇的感觉,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变,似乎又都变了。
大概是因为空气里有了丝人间烟火的热度。
就连冷冰冰的家具和性冷淡的灰墙都跟着变得柔和了些。
秦烈不知不觉被这香气引到了厨房,站在陈汐身后看了一会儿,才想起开口说话。
陈汐打开冰箱,拿出两盒牛奶走回炉灶前,随口问秦烈:“头还晕吗?”
秦烈沉默看着陈汐的背影,过了一会儿,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淡淡嗯了一声。
陈汐转身走过来,用手背触了触秦烈的额头。
这是她跟范明素学的习惯性动作,只要是不舒服,就先摸摸是不是发烧。
“到是不烧。”
她喃喃说,“你再躺一会儿吧,饭好了叫你。”
秦烈垂眸看着陈汐,没说话,也没走开。
陈汐转头一看锅里,粥已经快熬成浆糊了。
她拿起一盒牛奶,却发现厨房里没剪刀。
“剪刀在哪?”
她连忙问。
秦烈走出去,片刻后拿了把剪刀回来。
陈汐接过秦烈递来的剪刀,剪开牛奶盒子的一角。
把两盒牛奶倒进小锅里,又倒了些白糖进去。
秦烈在一旁看着,忽然开口问:“这是什么?”
陈汐转头朝他笑笑,“牛奶米糊,我们家祖传的病号饭。
她眼睛>
笑容却像清晨的阳光,明媚得让人觉得恍惚。
秦烈抄在裤兜里的手动了动,忽然想摸摸她的脸,不动声色地忍住了。
陈汐不再说话,专心看着锅里咕嘟冒泡的奶糊,拿勺子一圈圈搅着。
牛奶和米粥混合在一起,飘出了更浓郁的香甜。
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变得粘稠了起来。
秦烈沉默站在一旁,看着锅里的粥越来越浓,最后变成雪白的米糊。
陈汐关了火,随口问秦烈:“有碗吗?”
秦烈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支碗递给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