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陈汐坐在桌边画画。
距离上次在医院见到秦烈已经过去了四天,她却还没把第三个角色的线稿定下来。
她平时很少画男性角色。
本来就不算得心应手,又想把秦烈震住,反倒越画越不知道该怎么画了。
她转了转手里的碳素笔,擡头看向窗外。
午后的阳光洒满院子。
姑姑陈梅来了,正跟范明素在葡萄架的阴凉下做浆水。
陈汐撕掉画了一半的线稿,团成团扔进纸篓里。
她索性扔了笔,起身晃悠到屋外。
西北的春天,气温一天比一天高。
陈梅和陈汐都穿了短袖,范明素也换了单衣,身上依然穿着件挡风的马甲。
陈汐走到葡萄架下。
她随手捏起一根羊奶角角,一掰开,浓浓的奶白色汁水便流出来,咬了一口,味道清甜。
这是一种藤蔓植物的果实,陈梅从自家葡萄园篱笆上摘的。
每年这时,她都会摘很多羊奶角角,给范明素送过来,做浆水再好不过了。
陈梅听范明素说了陈汐辞职的事。
她忧心忡忡地问,“你想好没有啊就辞职了,年纪轻轻的,以后做啥么?”
陈汐活动着僵硬的肩颈,随口说,“修车嘛。”
陈梅是真不理解,但她向来脾气好,不爱数落人。
她只是忧愁地问,“那你这么多年的书,不就白读了吗?”
陈汐笑着说,“怎么会白读啊,上大学又不是为了坐办公室。”
陈梅想想,轻轻叹口气,“也是,读书是为活得明白。”
她无心的一句话,落在范明素耳朵里却成了一根刺。
范明素掰着芹菜,悠悠地说,“我这三个孩子,就把你耽误了。”
陈梅是她第一胎。
那时候她和陈梅爸在戈壁上防风固沙,把一棵棵柔弱的小树苗看得比孩子还重。
陈梅像放羊一样养大,书没怎么读,偏还懂事的很,十岁不到就学会了做饭。
每天晚上范明素两口子顶着一身沙尘,饥肠辘辘回到家里,总有一口热乎饭在桌上等着他们。
范明素觉得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这个孩子。
陈梅把羊奶角角,芹菜和包菜放进一口老坛子里,倒进放凉的面汤,最后再倒进一点老浆水。
她盖上盖子,笑着说,“有啥耽误不耽误的,我现在过得也挺好。”
陈汐在院子里待一会儿,又去房顶收了清早晾上去的葡萄干。
她把葡萄干用绳子递下去,就势坐在了房檐上。
一群鸽子从头顶呼啦啦飞过。
放眼望去,四周是安静的小院,家家都有一架葡萄。
关老爷子家房顶上晾的红辣子还没收,另一家房顶上晾着馒头和红薯条。
不远处起了一片住宅楼。
也许过不了几年,这片安静的小宅院也会被开发成商品房。
这是陈汐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手机上的微信提示音响了一下。
陈汐低头一看,是秦烈发来的。
“第三个角色怎么样了?”
陈汐看着屏幕,迟迟没有回复。
过了一会儿,秦烈又发来第二条信息。
“有困难吗?”
陈汐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回了两个字,“没有。”
她爬下梯子,回房间继续坐到书桌前。
又是徒劳无功的一天。
傍晚时,白宇宁打来电话,嘱咐她别老低着头画画,小心颈椎出毛病。
他今天去酒泉开会,要后天才能回来。
两人才分开一天,在电话里就腻歪上了,问陈汐想不想他。
陈汐笑笑说,“你怎么这么肉麻啊。”
白宇宁的电话并没有让她心情变好些。
挂了电话,她疲倦地靠在椅背上,看着刚画完的一版线稿。
这才第三个角色,她就已经觉得吃力。
如果十个角色,个个惊艳,好像没她想的那么简单。
陈汐忽然就没信心了。
她不知不觉拿起手机,翻到七里镇那个房东的电话。
七里镇的场地位置虽然远不如vr展馆,但她找了这么久,除了vr展馆,也只有那个地方还算合适。
如果vr展馆拿不到,七里镇的这个场地她就必须要拿到手。
她给房东拨了个电话,对方迟迟不接。
陈汐盯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忽然起身,抓起外套出了门。
她骑着摩托,一路飙到体验馆不远处,摘下头盔。
她站在晚风里沉默望着戈壁滩上静静伫立的vr馆,心情低落。
陈汐还是不甘心。
这个体验馆地段太好了,现在又知道是熟人开的,可以谈,可以争取。
机会好像就在眼前了,却怎么也够不着。
她俯身趴在摩托车扶手上,长发被风吹得乱飞,眼巴巴看着体验馆。
戈壁上的风从耳边呼呼刮过。
陈汐出着神,丝毫没注意到身后不远处车轮碾在砂砾上的声音。
直到一个人影笼罩下来,耳边响起一道低沉的男声,“在这干嘛?”
陈汐擡起眼睛,看到秦烈戴着顶黑色鸭舌帽站在她面前。
秦烈头上缠的纱布拆了,只剩小小的一块,被帽檐遮住了一多半,额头和颧骨上的伤颜色变得更深,给他整个人又添了几分生人勿近的冷淡气场。
陈汐坐起来,“不干什么。”
她不太想搭理人,只沉默看着不远处的体验馆。